母乳婴儿缺钙需要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并补充适量钙剂。母乳中钙含量虽充足,但部分婴儿可能因吸收障碍或维生素D不足导致缺钙,表现为夜间易惊、多汗、枕秃等。需结合医生评估,通过科学补钙和改善母婴营养状况来纠正。
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钙通常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婴儿出生后需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若已出现缺钙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维生素D剂量或短期使用钙剂。哺乳期母亲应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达1000-1200mg,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或钙强化食品。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严格监测钙营养状况,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方案。
注意避免自行盲目补钙,过量可能引发便秘或肾结石风险。补钙同时需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骨密度等指标。母亲需均衡饮食,减少咖啡因和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以免影响钙吸收。婴儿缺钙症状改善后,仍需维持维生素D的日常补充至2岁。若缺钙伴随抽搐或发育迟缓,需立即就医排除代谢性疾病。阳光照射可辅助合成维生素D,但需避开强紫外线时段,避免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