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科学管理药物种类、剂量及疗程,以促进康复并预防并发症。术后用药方案通常包括抗凝药、强心药、利尿剂、抗生素等,具体需根据手术类型、患儿年龄及术后恢复情况调整。早期规范用药能有效稳定心功能,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避免血栓形成等术后常见问题。
术后初期常需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预防人工血管或修补材料处血栓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但需警惕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服药前后应监测心率变化。利尿剂如呋塞米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需关注电解质平衡,尤其防止低钾血症。抗生素多用于预防切口或肺部感染,疗程通常较短,但需确保足量足疗程使用。部分复杂先心病术后可能需长期服用血管扩张剂或β受体阻滞剂,以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
用药期间需严格记录服药时间与剂量,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药物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出血倾向、食欲减退、水肿等异常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就医。药物存放应远离儿童接触,部分需避光或冷藏。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完成整个疗程。饮食上需配合药物要求,如华法林用药期间限制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术后用药需与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相结合,多学科协作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