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常与多种中药配伍,以增强疗效或调和药性。常见搭配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甘草、柴胡等,具体配伍需根据证型与治疗目的调整。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与当归配伍,可增强补血活血作用,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与熟地黄同用,能滋阴补血,改善肝肾阴虚;配伍川芎,可活血行气,缓解痛经或胸胁疼痛;与甘草搭配,能缓急止痛,常用于脘腹挛痛或四肢拘急;若与柴胡协同,则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或情绪不畅。白芍还可与桂枝、黄芪等药物配伍,分别用于调和营卫或益气固表。
使用白芍配伍时需注意辨证施治。白芍性偏寒,脾胃虚寒或腹泻者慎用,必要时可搭配温中药物以制其寒性。血虚无瘀或气滞者不宜过量,以免滋腻碍胃。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影响胎气。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白芍与藜芦存在十八反禁忌,不可同用。煎煮时宜后下,久煎可能降低药效。临床用药需结合具体体质与病情,避免盲目套用固定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