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现象,属于儿童常见发育行为问题。这种现象可能与生理、心理或遗传因素相关,通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改善,但部分情况需要医学干预。
遗尿症的成因多样,包括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睡眠觉醒障碍或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儿存在心理压力,如家庭环境变化或入学适应困难,可能加重症状。医学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从未建立夜间控尿能力,后者指已具备控尿能力后再次出现遗尿。诊断需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通常通过病史采集、排尿日记和基础检查确认。
家长需避免责备或施压,以免加重患儿焦虑。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如睡前排空膀胱、限制晚间液体摄入有一定帮助。使用遗尿报警器或药物如去氨加压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伴随尿频、尿痛或白天尿失禁,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长期未改善的遗尿可能影响自尊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日常记录排尿情况有助于医生评估干预效果,耐心与科学管理是改善症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