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残余尿量增加。前列腺炎症可能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压迫尿道或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排尿不完全。部分患者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费力等症状,排尿后膀胱内残留尿液增多,形成残余尿。
前列腺作为男性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其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排尿功能。急性期炎症导致腺体肿胀可直接机械性压迫尿道,慢性炎症则可能引发膀胱颈纤维化或神经反射异常。长期存在的炎症刺激可能改变膀胱感觉功能,造成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或协同障碍。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前列腺增生时,梗阻程度会进一步加重。残余尿量超过50mL即具有临床意义,可能增加尿路感染和结石风险,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潴留。尿动力学检查能准确评估膀胱功能状态,超声测量残余尿量是常规诊断方法。
确诊慢性前列腺炎伴残余尿需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等其他病因。治疗需针对炎症控制与功能恢复双管齐下,抗生素选择应考虑前列腺穿透性,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排尿阻力。物理治疗如温水坐浴能缓解症状,但长期残余尿超过100mL需考虑间歇导尿。日常应避免久坐、酒精及辛辣刺激,规律排空膀胱。定期复查残余尿量及肾功能,警惕上尿路损害。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进展为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