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霉菌感染不建议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在孕期较为常见,但放任不管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引发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及时干预能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会打破阴道微生态平衡,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发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分泌物及灼痛感。若不治疗,瘙痒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炎症反复刺激还可能上行感染宫腔。医生通常推荐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剂,这类药物吸收率低,对胎儿安全性较高。同时需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尤其在妊娠早期。
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盆浴和刺激性洗液。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同房可能加重症状,建议暂停性生活。血糖异常孕妇需监测血糖,高血糖环境易诱发霉菌繁殖。若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反复发作,需复查排除混合感染。日常饮食可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菌群平衡。任何药物使用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