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血栓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脑血栓急性期的关键措施,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治疗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越早效果越好。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等,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出血风险。
2.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需通过药物和生活干预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降压药物可选择钙拮抗剂等,降糖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避免波动过大加重病情。
3.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需长期规律服用,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必要时联合使用护胃药物。
4.改善脑循环:通过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脑部供血。药物如尼莫地平等可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改善微循环,需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发生。
5.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训练需循序渐进,结合专业指导,避免过度劳累。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和血液指标,调整治疗方案。饮食宜清淡低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家属应配合护理,协助完成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