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毒基因型可分为六种主要分型,即基因1型至6型。不同基因型在全球分布存在差异,对治疗反应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基因1型最常见,约占全球感染的46%,基因3型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率较高。
基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基因1型和4型对传统干扰素治疗方案反应较差,需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提高治愈率。基因2型和3型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相对敏感,但基因3型可能伴随更严重的肝脏纤维化。基因5型和6型较为罕见,治疗方案多参考其他基因型数据。不同基因型的病毒载量、耐药突变率也存在差异,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以优化方案。
丙型病毒性肝炎分型检测应在治疗前完成,避免因基因型不明导致疗效不佳。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因型感染,需通过更精准的分子检测确认。不同地区的流行株可能存在亚型差异,例如1a和1b亚型的耐药特征不同。治疗期间需监测病毒学应答,及时调整方案。基因分型结果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帮助追踪传播链。注意避免将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混淆,后者主要用于抗体筛查而非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