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的常见表现包括腹股沟或阴囊出现时隐时现的包块、哭闹或用力时包块增大、平卧时包块缩小或消失、局部坠胀感或疼痛、部分患儿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腹股沟或阴囊出现时隐时现的包块:包块通常在站立、咳嗽或剧烈活动时突出,质地柔软,大小不一,可能随体位变化而回纳。部分患儿包块仅在哭闹时显现,安静时消失,易被忽视。包块内容物多为肠管或大网膜,触诊时有弹性感。
2.哭闹或用力时包块增大:腹压增高是导致包块突出的直接诱因。患儿哭闹、排便或剧烈运动时,腹腔压力上升,疝囊内容物被挤压至腹壁薄弱处,包块体积明显增大。此时需警惕嵌顿风险,若包块无法回纳且伴有红肿,需紧急处理。
3.平卧时包块缩小或消失:患儿躺卧后腹腔压力降低,疝内容物可能自行回纳腹腔,包块暂时消失。这一特征是区分疝气与其他肿块的关键。但需注意,长期存在的疝囊可能因粘连导致回纳困难。
4.局部坠胀感或疼痛:年长患儿可主诉腹股沟区钝痛或拉扯感,婴幼儿则表现为频繁哭闹、拒按包块。疼痛程度与疝囊压迫周围组织有关,若突发剧烈疼痛伴呕吐,需警惕嵌顿疝可能。
5.部分患儿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疝内容物若为肠管,可能影响肠道蠕动,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长期未治疗的疝气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影响生长发育。
发现小儿腹股沟或阴囊异常包块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及时就医。日常避免长时间哭闹或便秘,减少腹压增高因素。嵌顿疝需在6小时内处理,延误可能引发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定期随访观察疝块变化,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