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其中生殖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等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密切相关。性接触是这类病原体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常见表现包括尿道分泌物、排尿疼痛、下腹坠胀等。女性可能出现宫颈炎、盆腔炎,男性则可能引发非淋菌性尿道炎。长期未治疗的感染可能导致不孕或慢性炎症。诊断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如PCR或培养法,治疗通常选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但耐药性问题需引起重视。除性传播外,母婴垂直传播或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但概率较低。
预防支原体感染的关键在于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风险。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伴侣需共同筛查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日常注意生殖器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完成疗程后复查确保病原体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