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的症状包括意识丧失、肌肉强直或抽搐、呼吸异常、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小便失禁。具体分析如下:
1.意识丧失:突发性意识丧失是惊厥最典型的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叫或拍打均不能唤醒。意识丧失通常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在发作前会有头晕、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意识状态的变化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直接相关。
2.肌肉强直或抽搐:患者全身骨骼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表现为四肢僵直、角弓反张或节律性抽动。抽搐形式多样,可能为局部肢体抽动或全身性痉挛。发作时肌肉张力显著增高,可能伴随关节脱臼或肌肉拉伤。抽搐频率从每分钟数次到数十次不等,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
3.呼吸异常:发作期间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浅快或喘息样呼吸。由于喉部肌肉痉挛,呼吸气流受阻会产生鼾声或哮鸣音。缺氧状态下可见胸廓起伏减弱、呼吸节律紊乱。严重者可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导致面部充血或发绀。呼吸异常多在发作停止后逐渐恢复。
4.面色苍白或发绀:脑部缺氧导致皮肤黏膜颜色改变,早期因血管收缩呈现苍白色,持续缺氧后转为口唇、甲床青紫。面色变化程度与发作持续时间和呼吸抑制程度相关。部分患者伴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等眼部体征。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加重组织缺氧。
5.大小便失禁:强直阵挛发作时括约肌失控,可能出现尿液或粪便不自主排出。失禁多发生在发作中后期,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发作后患者通常无排泄记忆,需及时清洁以防皮肤刺激。失禁现象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
发作时应保持环境安全,避免强行约束肢体或塞入硬物。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有助于后续判断。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立即就医。发作结束后保持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日常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