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主要包括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针剂。具体分析如下:
1.短效避孕药:需每日服用,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环境达到避孕效果。药物成分以雌激素和孕激素为主,服用周期通常为21天活性药片加7天安慰剂或停药。正确使用避孕率较高,但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
2.长效避孕药:每月服用一次,激素含量较高,通过缓慢释放药物成分长期抑制排卵。适合需要长期避孕且对短效药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副作用可能包括月经紊乱或体重变化,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3.紧急避孕药:用于无防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通过高剂量孕激素延迟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手段,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效果随服药时间延迟而降低。
4.皮下埋植避孕剂:将孕激素缓释剂植入上臂皮下,有效期可达3-5年。避孕效果稳定且无需每日服药,但可能引发不规则出血或头痛,植入和取出需专业操作。
5.避孕针剂:每1-3个月注射一次,含合成孕激素抑制卵巢功能。适合哺乳期女性或不能耐受雌激素者,但可能引起骨质流失,长期使用需监测骨密度。
使用避孕药需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选择,有血栓病史、严重肝病或乳腺癌风险者禁用。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药物对代谢的影响,避免与其他激素类药物混用。出现持续不适应立即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