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宫手术后确实存在发生子宫炎的风险,但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刮宫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过程中器械接触子宫内膜可能破坏局部防御屏障,若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病原体易侵入创面引发炎症。常见诱因包括手术环境不达标、器械污染、术前已有生殖道感染未彻底治疗等。术后过早性交、盆浴或卫生习惯不良也可能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典型症状包括持续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发热等,需通过妇科检查、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确诊。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预防感染。抗生素需按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使用合格卫生用品,术后两周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观察出血量与性状,若出现大量出血、脓性分泌物或发热超过38℃,应立即就医。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加强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以促进修复。术后一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尤其关注内膜修复状态。有慢性炎症病史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加强抗感染措施。规范医疗操作结合科学护理能显著降低子宫炎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