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和肺结核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肺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肺大泡是肺泡结构异常扩张形成的囊泡样病变,通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先天性因素相关;肺结核则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属于传染性炎症性疾病。
肺大泡的病理基础是肺泡壁破坏融合,形成无功能的薄壁气囊,多见于肺尖或肺边缘。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若破裂可能导致气胸,但无发热、盗汗等感染症状。肺结核则以肺部组织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形成为特征,伴随咳嗽、咯血、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影像学可见结节、空洞或纤维化病灶。肺大泡通常不具传染性,而肺结核可通过飞沫传播,需严格隔离治疗。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肺大泡通过胸部CT可明确囊泡位置与大小;肺结核需痰涂片、培养或分子检测确认病原体。治疗上,肺大泡若无症状可观察,反复气胸需手术切除;肺结核需规范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6个月以上。注意避免将肺结核误诊为肺大泡延误治疗,或忽视肺大泡破裂风险。两类疾病患者均应戒烟,肺结核患者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防耐药,肺大泡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