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手术并非首选方案。手术主要针对药物控制不佳、存在明确解剖结构异常或合并其他鼻腔疾病的患者。常见术式包括下鼻甲成形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神经切断术等,旨在改善鼻腔通气、降低黏膜敏感度。手术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症状可显著缓解,但无法根治过敏体质,术后仍需配合环境控制及药物管理。
过敏性鼻炎手术的适应症需严格评估。对于长期鼻塞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下鼻甲肥大药物无效或合并鼻息肉的患者,手术可有效改善通气功能。神经切断术通过阻断部分副交感神经,减少腺体分泌,适用于以水样鼻涕为主的顽固性病例。术前需完善过敏原检测、鼻内镜及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手术多采用局麻或全麻,创伤较小,恢复期约1-2周,但可能存在出血、粘连或嗅觉减退等并发症。
手术决策需谨慎权衡利弊。术后症状复发率约10%-20%,尤其与持续接触过敏原有关。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通常不建议手术。术前应充分控制过敏症状,避免急性发作期操作。术后需定期复查,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联合脱敏治疗可降低远期复发风险。若选择手术,务必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操作,术后仍需坚持避免过敏原暴露,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或鼻喷激素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