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确实可能引起高血压。中医理论认为,肝肾阴虚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气,虚阳上亢,从而引发血压升高。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常伴随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与现代医学的继发性高血压有部分交叉。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机制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当长期熬夜、情绪紧张或久病耗伤阴液时,肝肾阴血亏虚,肝阳失去滋养而亢逆上行,促使血管紧张度增加。同时,肾阴不足会影响水液代谢,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血压波动。现代研究也发现,这类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中医阴虚阳亢的病机相吻合。临床常用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方剂滋阴潜阳,配合针灸太溪、三阴交等穴位调理。
并非所有高血压都由肝肾阴虚引起,需经中医师辨证确诊。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慎用温燥伤阴的药物或保健品。日常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适当食用黑芝麻、枸杞等滋补肾阴之品。若出现血压骤升或持续头痛,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意外等急症。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调理需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