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及肢体畸形,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残疾。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进而影响肌肉功能。典型症状包括下肢不对称性瘫痪、关节变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或脊柱侧弯等并发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具体表现与病毒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对应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并纤维化。儿童患者骨骼发育可能受影响,出现肢体长短不一或足内翻等畸形。成年后,部分患者可能面临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疲劳、肌肉疼痛。呼吸功能受损者需长期依赖辅助通气,吞咽障碍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康复治疗虽能改善功能,但完全恢复难度较大。
预防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疫苗与早期干预。发病急性期需严格卧床,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神经损伤。康复阶段应遵循医嘱进行物理治疗,使用支具矫正畸形时需定期评估效果。注意监测呼吸、营养状况,防范骨质疏松等继发问题。患者需避免体重过重增加关节负担,适度锻炼维持现存肌力。出现新发肌无力或疼痛加剧时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