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可以包含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康复治疗中常被用于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促进恢复。许多康复机构将针灸纳入综合治疗方案,尤其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及慢性疼痛患者,其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
针灸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调节气血流通,激活人体自愈机制。例如,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能促进神经重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针刺阿是穴,可减轻炎症反应。现代针灸能促进内啡肽释放,抑制痛觉传导,这与康复医学的镇痛目标高度契合。部分西方国家已将针灸纳入医保范畴,进一步佐证其医学价值。
使用针灸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施针前必须评估患者体质,避免对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或妊娠期人群造成风险。针具需一次性使用,操作环境需消毒达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或局部淤血,需提前告知并做好应急准备。康复治疗师应具备中医执业资格,确保辨证取穴准确,避免与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冲突。临床中建议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现代康复手段,形成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