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导尿管中,用于冲洗膀胱的通常是位于侧壁的独立腔道。该腔道设计为单向或双向通道,连接外部冲洗装置,便于注入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同时通过主引流腔排出冲洗液,实现膀胱内循环清洁。
三腔导尿管的结构包含引流腔、气囊腔和冲洗腔。冲洗腔专为膀胱治疗设计,直径较细,开口位置靠近导管尖端,确保冲洗液直接进入膀胱而非尿道。临床操作时,需严格区分各腔道功能:主引流腔负责尿液排出,气囊腔用于固定导管,而侧壁冲洗腔仅限冲洗使用。冲洗过程中需控制流速与压力,避免膀胱过度扩张或黏膜损伤。
注意事项包括操作前确认导尿管型号及腔道标识,避免误接冲洗液与引流袋;冲洗液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温度接近体温;每次冲洗量不超过50-100mL,避免膀胱内压骤升。若出现冲洗液回流不畅或患者腹痛,立即停止并检查导管位置。长期留置时需定期更换导尿管,降低感染风险。冲洗操作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无菌环境与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