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首次导尿量通常不超过1000mL。这一限制旨在避免膀胱快速减压引发的并发症,如膀胱黏膜出血或循环系统紊乱。临床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急性尿潴留时膀胱过度充盈,壁内血管受压,若一次性排空过多尿液,可能因压力骤降导致黏膜充血或破裂出血。腹腔压力突然降低可能引起血液重新分布,诱发低血压甚至休克。首次导尿量控制在1000mL以内,剩余尿液可间隔1-2小时后分次导出。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首次导尿量需进一步减少至500-800mL,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导尿操作需采用无菌技术,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动作轻柔以减少尿道损伤风险。
导尿前需评估患者病史,排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禁忌症。操作中若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避免假道形成。导尿后需记录尿量、性状,观察是否出现血尿或腹痛。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预防感染,定期更换导尿系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反射抑制,需配合膀胱训练促进功能恢复。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立即停止导尿并紧急处理。后续治疗需针对病因干预,如药物或手术解除梗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