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多种病症,如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筋骨痿软等。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鹿茸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改善虚寒体质和生殖系统功能衰退。
鹿茸的药理作用主要源于其丰富的氨基酸、磷脂、多糖及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鹿茸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善造血机能和骨代谢。对神经衰弱、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辨证施治时,常配伍人参、枸杞等药材增强补益效果,经典方剂如龟鹿二仙胶、右归丸等均含鹿茸成分。使用时多采用研末冲服或泡酒方式,建议每日剂量1-3克,需长期调理方能显效。
使用鹿茸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火旺者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感冒发热时应暂停使用。现代药理学发现鹿茸含激素类物质,儿童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性早熟,孕妇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与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同服。选购时以茸毛细腻、断面蜂窝状者为佳,霉变品可能产生肾毒性。临床报道显示个别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鼻衄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