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释放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具体分析如下:
1.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调节物质代谢。生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双重调控。分泌不足可能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引发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还参与脂肪分解和糖代谢,对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前叶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同时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过低则可能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前叶产生,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并受皮质醇的负反馈抑制。该激素在应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4.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前叶分泌,调节性腺功能。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或精子的发育,黄体生成素促进排卵或睾酮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其水平异常可导致性腺功能紊乱,如闭经或不育。
5.催乳素: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催乳素的释放受下丘脑多巴胺的抑制,其分泌在妊娠和哺乳期显著增加。催乳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闭经或溢乳,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病因。
垂体激素的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通过专业检查评估其水平。激素异常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多个环节,诊断时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果。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干扰内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