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延迟或阻止排卵,干扰受精或着床过程。如果在事前服用,事后避孕药无法发挥避孕效果,因为药物成分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作用于特定生理环节。事前服用不仅无效,还可能扰乱正常月经周期,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风险。
事后避孕药通常含有高剂量孕激素或抗孕激素成分,需要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或干扰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若在性行为前过早服用,药物代谢后便失去避孕作用。常规避孕药与事后避孕药作用机制不同,前者需每日规律服用以维持有效避孕浓度。有长期避孕需求应选择短效避孕药、避孕环等常规避孕方式,而非依赖事后紧急避孕。
使用事后避孕药需注意可能出现恶心、头痛、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紊乱。该药物对已经完成的受精或着床过程无效,不能替代流产措施。服药后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可能怀孕。心血管疾病、严重肝病患者慎用,服药后出现严重腹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事后避孕药一年使用不宜超过三次,长期避孕应咨询医生选择更适合的方案。药物存放需避光防潮,注意查看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