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确实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thrombocytopenia。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孕期相对常见的现象,多数属于生理性变化,但少数可能与病理性因素相关,需谨慎鉴别。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通常发生在孕中晚期,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以及血小板消耗增多有关。生理性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血小板计数多在70×10⁹/L以上,且不会对母婴健康造成显著影响。若血小板计数低于70×10⁹/L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出血倾向,则需考虑病理性原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HELLP综合征等。这些情况可能增加分娩风险,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孕期发现血小板减少时,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若诊断为病理性血小板减少,需在产科和血液科医生共同指导下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分娩方式需根据血小板水平和出血风险综合评估,严重血小板减少者可能需输注血小板以降低出血风险。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外伤,并密切关注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异常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