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战也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虽是发热的常见伴随症状,但并非所有高热都伴随寒战,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感染类型差异或个体反应不同均可导致无寒战的高热现象。
高热的发生机制复杂,寒战本质是骨骼肌收缩产热以升高体温,多见于细菌感染等致热原刺激。但某些情况下,如病毒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代谢性疾病,体温调定点直接上移,可能跳过寒战阶段直接出现高热。儿童、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因神经反应迟钝,高热时寒战表现可能不明显。非感染性发热如肿瘤热、药物热通常无寒战,但体温可升至39℃以上。临床观察发现,约30%的高热患者无典型寒战史,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病因。
鉴别无寒战高热需注意的方面包括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曲线模式;观察是否伴随皮疹、意识障碍等警示体征;避免仅凭有无寒战判断病情轻重。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对明确病因至关重要。自行使用退热药可能掩盖病情,尤其对免疫抑制患者或不明原因发热者,需尽早就医。老年人与婴幼儿出现高热时,即使无寒战也需警惕脱水或热性惊厥风险,及时补液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