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的诊断标准为:孕妇在妊娠20周后,静息状态下至少两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间隔4小时以上,可诊断为妊高症。若血压≥160/110mmHg,则属于重度子痫前期,需紧急干预。血压异常需结合尿蛋白、水肿及其他器官功能指标综合评估。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胎盘缺血及免疫调节异常等多种因素。轻度妊高症可能仅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但重度病例会伴随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靶器官损伤症状,甚至引发子痫抽搐、胎盘早剥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血压监测需选择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前孕妇应静坐1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或运动干扰。对于既往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或肾病的高危孕妇,妊娠早期即需加强血压监测频率。
确诊妊高症后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增加优质蛋白和钾的补充。左侧卧位休息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尿蛋白检测。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时,必须立即就医。部分孕妇可能需要硫酸镁解痉或降压药物控制病情,用药期间需监测膝跳反射及尿量。妊娠37周后若病情进展,医生可能建议终止妊娠。产后6周内仍需定期监测血压,约30%的子痫前期患者产后血压仍可能持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