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病因。细菌性尿路感染通常不会通过人际接触传播,属于自身菌群失衡引发的炎症;但由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引起的尿路感染则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尿路感染的传播途径与致病微生物类型密切相关。常见的大肠杆菌感染多因肛门细菌污染尿道所致,这种内源性感染不会传染他人。而性传播疾病相关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可通过黏膜接触进入对方尿道,造成交叉感染。特殊情况下,共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浴具或医疗器械也可能导致间接传播,但概率较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某些条件致病菌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传染性尿路感染需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性传播病原体感染者应暂停性行为直至治愈,必要时伴侣需同步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外阴清洁、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能减少细菌传播风险。避免长时间憋尿、多饮水有助于冲刷尿道。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尿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抗生素治疗需完成整个疗程,防止产生耐药性。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感染概率。游泳或使用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洗可减少接触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