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能否治好取决于具体类型和病因。多数鼻炎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部分类型可以根治。急性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经过适当治疗和休息可完全康复。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则需要长期管理,通过药物、免疫治疗或手术等方式显著改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鼻炎治疗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方案。过敏性鼻炎以抗组胺药、鼻用激素为主,结合过敏原回避和脱敏治疗。慢性鼻炎常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激素及减充血剂,严重鼻甲肥大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或下鼻甲成形术。药物性鼻炎需逐步停用血管收缩剂并改用替代疗法。近年来,生物靶向治疗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提供了新选择。规范治疗下,约60%-80%患者症状能得到良好控制,但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鼻炎需注意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保持环境湿度40%-60%。切勿长期滥用鼻用减充血剂,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定期检测过敏原,免疫治疗需坚持3-5年。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防止鼻腔粘连。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可减少冷空气刺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若出现嗅觉减退、持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鼻窦炎或鼻息肉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