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确实可能引起听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中耳炎引发的听力问题通常与炎症积液、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有关,但多数情况下通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中耳腔内积液会阻碍声音传导,导致传导性耳聋。若炎症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长期积液或鼓膜穿孔会进一步损害听力。更严重的情况下,炎症可能破坏听小骨或侵袭内耳,引发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此时听力恢复难度较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可能破坏周围骨质,增加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
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游泳或洗澡时注意防止耳道进水,擤鼻涕时避免用力过猛。出现耳痛、耳鸣、耳闷或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滥用滴耳液。抗生素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定期听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尤其是儿童和反复发作中耳炎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