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支气管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化痰、平喘、抗感染等药物。具体用药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新生儿个体情况综合判断,不可自行用药。
新生儿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性感染以支持治疗为主,如痰多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物;若出现喘息,可能需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细菌性感染则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部分患儿可能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发细支气管炎,严重时需住院接受氧疗或抗病毒治疗。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谨慎,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中药制剂不建议用于新生儿,因代谢系统未发育完善,易引发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及精神状态。喂奶时抬高头部避免呛咳,保持环境通风湿润。药物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过量可能损伤肝肾。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若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持续发热或口周发绀,应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母亲服药需咨询医生是否影响乳汁。所有治疗需在儿科医师监督下进行,定期复查肺部听诊及血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