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主要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患肢肌肉萎缩、晚期可能出现跛行。具体分析如下:
1.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早期症状以隐痛或钝痛为主,疼痛可能向大腿内侧或膝关节放射,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夜间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疼痛程度与坏死范围及关节面塌陷程度相关。
2.关节活动受限:股骨头坏死导致关节面破坏后,髋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尤其是内旋和外展动作受限明显。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僵硬感,后期关节囊挛缩及骨赘形成进一步限制活动,严重时无法完成下蹲或穿袜等动作。
3.行走困难:由于疼痛和关节结构异常,患者步态发生变化,初期表现为避痛性跛行,患侧负重时间缩短。晚期股骨头塌陷后,下肢长度差异及关节畸形加剧行走障碍,甚至需借助拐杖支撑。
4.患肢肌肉萎缩:长期疼痛及活动减少导致髋周肌肉如臀中肌、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进一步影响关节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大腿周径明显减小。
5.晚期可能出现跛行:股骨头严重塌陷后,患肢相对缩短,骨盆代偿性倾斜,表现为明显跛行。此时关节软骨广泛磨损,可能继发骨关节炎,疼痛与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股骨头坏死需尽早干预,避免过度负重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疼痛加剧或功能明显下降时需及时就医,根据分期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戒烟限酒,控制激素使用,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