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腹泻需保持喂养频率与量、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注意臀部清洁与护理、观察排便性状与次数、避免滥用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喂养频率与量: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继续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可适当减少单次奶量但增加次数。腹泻期间肠道吸收能力减弱,少量多次喂养能减轻负担,同时保证营养供给。若呕吐严重可短暂禁食2-4小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口服补液盐补充丢失的水分和钠、钾等元素。每次排便后补充10-20mL补液盐,分次少量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3.注意臀部清洁与护理:频繁排便易刺激皮肤,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轻柔擦干,避免用力擦拭。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隔离刺激,预防红臀或溃烂。使用透气棉质尿布,及时更换以减少皮肤浸泡。
4.观察排便性状与次数:记录每日排便次数、颜色、质地及是否带血丝或黏液。水样便、蛋花汤样便或腥臭味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排查。正常新生儿排便每日可达5-8次,但持续超过10次或伴随发热需警惕。
5.避免滥用药物:新生儿肠道功能未完善,止泻药可能抑制肠蠕动导致腹胀或毒素滞留。抗生素需在明确细菌感染后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制剂选择需谨慎,避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腹泻期间密切监测精神状态和体温,若出现嗜睡、抽搐或持续高热应立即送医。居家护理需严格消毒奶具和衣物,避免交叉感染。喂养器具每日煮沸消毒,接触新生儿前彻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