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持续10年需根据病情选择抗感染治疗、服用抗炎镇痛药物、胸腔穿刺引流、中医调理及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治疗:胸膜炎若由结核或细菌感染引起,需长期规范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结核性胸膜炎通常需联合用药6个月以上,细菌性感染则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与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
2.服用抗炎镇痛药物:慢性胸膜炎伴随疼痛或发热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刺激或肾功能损害,必要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大量胸腔积液或免疫反应强烈者,需严格遵医嘱减量。
3.胸腔穿刺引流:反复胸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时,需穿刺抽液减轻压迫。积液黏稠或分隔状可注入纤溶药物促进引流。操作需无菌避免继发感染,多次穿刺者应考虑胸腔闭式引流或置管。
4.中医调理:慢性胸膜炎属悬饮胸痹范畴,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逐水,或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针灸选取膻中、内关等穴缓解疼痛,艾灸温阳化饮。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
5.手术干预:胸膜增厚粘连严重导致肺不张或限制性通气障碍时,需行胸膜剥脱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锻炼促进肺复张,合并脓胸者需彻底清创并留置引流管。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胸片或超声评估积液吸收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膜摩擦。饮食宜清淡高蛋白,戒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诱发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