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连续两天发烧且手脚发热,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带来不适或潜在风险,需结合具体情况处理。
首先,测量体温确认发热程度。腋温超过37.3℃或耳温超过38℃属于发热。若体温未超过38.5℃,可优先物理降温,如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部及四肢,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预防脱水。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交替用药。
密切观察伴随症状,如皮疹、咳嗽、呕吐或腹泻,可能提示幼儿急疹、呼吸道感染或肠胃炎。手脚发热但躯干无汗时,避免过度包裹,以免影响散热。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出现抽搐、呼吸急促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冰敷等刺激性方法,防止体温骤降或皮肤损伤。记录体温变化及用药时间,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协助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