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是否还有尿意取决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部分患者可能保留尿意,但感知减弱或异常;完全性脊髓损伤等严重病变可能导致尿意完全丧失。
尿意的产生依赖于完整的神经传导通路。当膀胱充盈时,感觉神经通过脊髓将信号传递至大脑,形成尿意。神经源性膀胱因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这一通路中断或紊乱。例如,多发性硬化症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意延迟,而骶髓以上损伤常引发逼尿肌过度活动,尿意频繁但无法控制。相反,骶髓或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使膀胱感觉减退,出现无痛性尿潴留。部分患者虽存在尿意,但因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实际排尿困难。
管理神经源性膀胱需个体化评估。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膀胱功能状态。保留尿意者需警惕尿潴留或感染风险,可通过定时排尿、间歇导尿降低并发症。完全丧失尿意者需严格遵循导尿计划。避免过度饮水或摄入利尿物质,监测尿液性状变化。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帮助患者适应排尿模式改变。定期随访调整方案,预防肾功能损害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