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后听力能否恢复取决于穿孔大小、位置及是否及时治疗。多数情况下,小穿孔可自行愈合,听力逐渐恢复;大穿孔或继发感染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需手术干预修复。
耳膜穿孔常见于外伤、感染或气压骤变。小穿孔通常1-3个月内自愈,期间听力可能轻微下降,但愈合后多恢复正常。若穿孔超过鼓膜面积的50%或边缘性穿孔,自愈概率低,需通过鼓膜修补术如颞肌筋膜移植恢复结构。合并中耳炎或胆脂瘤者,需先控制感染再手术。术后听力改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残留高频听力损失,需辅以助听器。
避免耳膜穿孔后听力进一步下降需注意的方面包括防止耳道进水,洗澡时用防水耳塞;禁止用力擤鼻或潜水,以免气压冲击穿孔处;定期复查耳内镜,监测愈合进度。若出现眩晕、流脓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排除内耳并发症。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及噪音环境,促进组织修复。早期干预是恢复听力的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加重传导性耳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