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前列腺炎可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直肠指诊、尿流率测定。具体分析如下:
1.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通过按摩前列腺获取分泌物,观察白细胞数量、卵磷脂小体分布及有无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反应,卵磷脂小体减少反映腺体功能异常。此项检查需在未排尿后进行,避免尿液污染样本。
2.尿常规检查: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判断是否合并尿路感染。若白细胞升高且伴随细菌阳性,需考虑泌尿系统感染。检查前需清洁尿道口,避免样本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3.超声检查:经腹部或直肠途径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炎症可能导致腺体增大或回声不均,同时可排除结石、囊肿等病变。检查前需憋尿以提高图像清晰度,直肠超声需排空粪便。
4.直肠指诊:通过手指触诊评估前列腺质地、压痛及有无结节。腺体肿胀或压痛提示炎症,但需与前列腺增生或肿瘤鉴别。操作需轻柔以避免刺激尿道,检查前应排空膀胱。
5.尿流率测定:记录排尿速度及尿流曲线,评估是否存在排尿功能障碍。炎症可能导致尿流减弱或中断,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测试前需饮水憋尿至明显尿意,确保自然排尿状态。
检查前需禁欲3天以上,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急性期不宜进行前列腺按摩,防止感染扩散。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必要时重复检测或增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