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子宫肌瘤可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口服避孕药。具体分析如下: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缩小肌瘤体积。常见药物包括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适用于术前辅助治疗或暂时缓解症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必要时联合钙剂补充。
2.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孕激素对肌瘤生长的刺激作用,有效减少肌瘤体积和出血症状。推荐剂量为每日10-12.5mg,连续服用3-6个月。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厚,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子宫内膜变化。
3.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作用,适用于肌瘤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疗程通常为3个月,可缓解月经量多、腹痛等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但起效较慢,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
4.止血药如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月经期过量出血,适用于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建议在月经期短期服用,剂量为每次1克,每日2-3次。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不适,有血栓病史者禁用。
5.口服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可调节月经周期,减少经量和痛经,但对肌瘤体积缩小作用有限。适合无避孕需求且肌瘤较小的患者,需避免长期使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剂型,以防肌瘤增长。
药物选择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及患者体质综合判断,部分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疗效有限。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禁用上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