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能否自然排出体外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有较高概率通过输尿管自行排出,而超过7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的可能性较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结石能否顺利排出与输尿管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输尿管平均直径约为2-3毫米,但具有一定扩张能力,可暂时容纳5毫米以下的结石。较小的结石在尿液冲刷和输尿管蠕动作用下,可能数天至数周内随尿液排出。结石的形状和位置也影响排出概率。表面光滑的圆形结石更容易通过,而棱角尖锐或卡在输尿管狭窄处的结石可能引发剧烈疼痛甚至梗阻。适当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如跳跃可促进结石移动,但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
出现肾结石症状时需及时就医,盲目等待自然排出可能延误治疗。剧烈腰痛、血尿、发热或排尿困难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梗阻,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大小及位置。即使结石较小,若伴随肾积水或反复感染,也可能需药物或体外碎石等辅助治疗。日常预防需控制高草酸、高盐饮食,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2升以上,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