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疗以对症退热、保持口腔清洁、皮肤疱疹护理、补充水分营养、密切观察病情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对症退热: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物理降温辅助,避免高热引发不适。退热药物需按剂量服用,避免过量或频繁使用。
2.保持口腔清洁:口腔疱疹破溃后易引发疼痛,影响进食。可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减轻炎症。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减少口腔黏膜刺激。
3.皮肤疱疹护理:疱疹未破溃时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挠以防感染。破溃后可涂抹抗感染药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4.补充水分营养:发热和口腔疼痛可能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5.密切观察病情: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需立即就医。居家隔离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但需警惕重症倾向。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减少外出,做好个人卫生。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