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发热与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性脑膜炎需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同时需结合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足量足疗程。
2.降低颅内压:脑膜炎常伴随颅内压增高,需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必要时联合利尿剂。严重者可考虑腰椎穿刺放液或脑室引流,但需谨慎操作避免脑疝发生。
3.控制发热与惊厥:高热可能加重脑损伤,需及时使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若出现惊厥,需静脉注射抗惊厥药物以稳定病情,同时监测脑电图排除癫痫可能。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膜炎患儿易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根据血生化结果补充液体及钠、钾等电解质,避免输液过快加重脑水肿。
5.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急性期需提供高热量流质饮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应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定期评估神经发育状况。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意识状态变化。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刺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早期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家属应配合医疗团队做好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