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术前导尿的主要目的是排空膀胱,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同时便于术中观察尿量,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导尿作为术前常规操作,能够减少膀胱充盈对手术视野的干扰,降低术中误伤风险,并为术后尿量监测提供基础。
导尿在盆腔手术中具有多重临床意义。盆腔器官如子宫、卵巢、前列腺等与膀胱解剖位置紧密相邻,术中操作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膀胱功能。排空膀胱可减少术中因膀胱充盈导致的器官移位,为外科医生提供更清晰的手术视野。术中尿量是评估患者循环状态及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留置导尿管能实时记录尿量变化,尤其对长时间手术或出血量较大的病例尤为重要。对于全麻患者,导尿还能避免因麻醉药物抑制排尿反射导致的尿潴留。部分盆腔手术如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前列腺癌手术,可能涉及输尿管或膀胱的分离操作,导尿可帮助术中识别膀胱边界,降低器官损伤概率。
导尿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引发尿路感染。术前需评估患者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禁忌症,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插管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尤其老年男性患者可能存在前列腺肥大,需谨慎操作。导尿管固定需稳妥,防止术中滑脱。术后需记录初始尿量及性状,作为后续观察参考。对于术后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加强会阴护理,定期更换尿袋,预防逆行感染。导尿持续时间应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恢复情况个体化决定,尽早拔管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