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缓解鼻甲肥大症状方面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根治器质性病变。鼻甲肥大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或结构异常引起,中药主要通过调节体质、改善局部循环来减轻充血和水肿,适合轻中度症状或作为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鼻甲肥大与肺脾气虚、湿热蕴结或气血瘀滞有关。常用方剂如辛夷清肺饮、苍耳子散等具有宣肺通窍作用,含辛夷、苍耳子、白芷等药材可缓解鼻塞;黄芪、白术等补益类中药能增强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复。外治法如中药熏蒸艾叶、薄荷可促进鼻腔通气,针灸迎香穴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黏膜显著增生或解剖结构异常者需结合西医治疗,如手术矫正。
使用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辛温发散药物导致黏膜干燥。过敏体质者慎用含花粉类药材,孕妇忌用活血成分。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鼻腔清洁,合并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若用药2-4周无效或出现鼻出血、头痛加重,应及时转诊耳鼻喉科评估。中药调理需长期坚持,但不可替代必要的西医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