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确实可能引起输卵管堵塞。霉菌性阴道炎若未及时治疗,病原体可能上行感染至输卵管,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长期反复感染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或瘢痕形成,最终发展为机械性梗阻,影响生育功能。
霉菌性输卵管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这类病原体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突破宫颈屏障后沿生殖道逆行。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下腹隐痛、异常分泌物,但部分患者症状隐匿,易被忽视。炎症持续存在时,输卵管纤毛受损,管腔狭窄甚至闭锁,卵子运输受阻。临床数据显示,约15%的继发性不孕症与输卵管因素相关,其中真菌感染虽占比不高,但因其复发特性需格外警惕。诊断需结合阴道分泌物培养、超声造影或腹腔镜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
预防霉菌感染上行需注重生殖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群体更需定期筛查,出现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配偶协同治疗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已发生输卵管堵塞者,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可选择药物消炎、宫腹腔镜疏通或辅助生殖技术。需注意,输卵管疏通术后仍有再次粘连可能,术后抗炎管理及定期复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