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特征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皮疹、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手足口病初期常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至39℃之间,持续1至3天。部分病例可能无发热表现,但多数患儿伴随全身不适,如头痛或肌肉酸痛。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期。
2.口腔疱疹或溃疡: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疼痛明显。患儿常因口腔疼痛拒食或流涎,影响正常进食。溃疡通常在一周内愈合,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与饮食调理。
3.手足臀部皮疹: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周围有红晕,不痛不痒。皮疹形态多样,多为椭圆形,直径2至5毫米,少数可能融合成片。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不留疤痕。
4.食欲减退:因口腔溃疡疼痛,患儿进食意愿显著降低,可能出现拒食或只接受流质食物。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需及时补充水分与易消化食物。
5.精神萎靡:部分患儿表现为疲倦、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精神状态的改变需警惕重症可能,应及时就医评估。
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多数症状轻微,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