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需保持充足休息、注意口腔清洁、饮食清淡易消化、皮肤疱疹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乏力,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卧床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室内保持通风但避免直吹。睡眠时间应比平日延长1-2小时,午间适当小憩。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以不感到疲劳为限。
2.注意口腔清洁:口腔疱疹易破裂形成溃疡,需用温盐水或专用漱口液轻柔清洁。每日漱口3-4次,进食后立即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过硬牙刷,防止溃疡面二次损伤。
3.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蒸蛋,温度以常温为宜。避免酸性、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少量多餐,每日5-6次进食。发热期间多饮温水,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
4.皮肤疱疹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疱疹未破溃时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挠。破溃后可涂抹医生推荐的药膏,防止继发感染。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不使用碱性肥皂。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监测体温,记录疱疹进展与精神状态。若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呕吐频繁或肢体抖动,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可能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患者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康复后1个月内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患者后必须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衣物与被褥需阳光暴晒或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