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呕吐时需保持侧卧防窒息、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暂停固体食物观察消化情况、记录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侧卧防窒息:婴幼儿呕吐时立即将头部转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身体可采取半俯卧位,用毛巾垫高肩部。若发生呛咳,需迅速清理口腔残留物。此方法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风险,尤其适用于夜间或无人看护时的突发状况。
2.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呕吐后30分钟内不喂食,之后每10分钟给予5mL温水。若持续呕吐,改用口服补液盐,每次10mL,间隔15分钟。补液温度需接近体温,避免刺激胃肠。此方式可预防脱水并平衡电解质,但24小时内补液总量不超过体重每公斤50mL。
3.暂停固体食物观察消化情况:呕吐后4-6小时内禁食奶类及辅食,仅提供流质。6小时后若无呕吐,可尝试米汤或稀粥。恢复饮食需从低脂低糖食物开始,每餐分量减半。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强行进食可能加重呕吐。
4.记录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详细记录呕吐次数、颜色是否含血或胆汁、是否伴随发热或腹泻。测量体温并观察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体征。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至关重要,尤其突发喷射性呕吐需特别标注。
5.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出现持续呕吐超过8小时、意识模糊、前囟隆起或血便时立即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腹部超声或血液检查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脱水休克或器官损伤。
婴幼儿呕吐后避免摇晃身体,喂药时需抬高头部。衣物被污染后及时更换,防止皮肤刺激。未明确病因前勿自行使用止吐药物。密切监测精神状态变化,脱水初期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就医时携带既往病历和呕吐物记录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