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断裂会导致剧烈疼痛和局部肿胀、患处活动功能受限或丧失、断裂处可能出现凹陷或异常隆起、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恢复不当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慢性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剧烈疼痛和局部肿胀:肌腱断裂瞬间常伴随撕裂样剧痛,由于组织损伤和内部出血,断裂处迅速肿胀。疼痛源于神经末梢受刺激及炎症介质释放,肿胀则因毛细血管破裂和局部渗出液积聚。严重肿胀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加剧不适感。
2.患处活动功能受限或丧失:肌腱是肌肉与骨骼的力学传导结构,断裂后肌肉收缩无法传递至骨骼。例如跟腱断裂时无法完成提踵动作,手指屈肌腱断裂则导致抓握困难。功能丧失程度与断裂部位和是否完全断裂直接相关。
3.断裂处可能出现凹陷或异常隆起:完全断裂时肌腱回缩形成肉眼可见的凹陷,如髌腱断裂时髌骨上移。部分断裂可能因局部血肿或纤维增生形成结节状隆起。触诊时可感知连续性中断,伴有明显压痛。
4.长期制动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固定期间肌肉因失用逐渐萎缩,肌力下降。关节缺乏活动导致滑液分泌减少,软骨营养障碍,韧带及囊膜挛缩。例如肩袖肌腱断裂后长期固定易引发冻结肩。
5.恢复不当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慢性疼痛:过早活动可能使愈合中的肌腱再次撕裂,瘢痕组织过度增生会导致粘连。康复训练强度不足则影响肌腱力学强度恢复,遗留慢性隐痛或天气变化时酸痛。
急性期需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避免揉压肿胀区。固定期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力退化。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增加被动和主动活动范围,不可强行牵拉。饮食需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胶原合成。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