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川崎病的诊断首先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持续高热超过5天是主要特征,伴随口腔黏膜充血、嘴唇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及后期脱皮、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如麻疹或猩红热。医生会详细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演变过程,结合病史排除其他可能。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小板在病程后期显著增多。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高,提示炎症反应。肝功能可能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炎症程度,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心电图检查:川崎病可能累及心脏,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或心肌缺血表现。PR间期延长、ST-T改变较常见。心电图异常提示心肌受累,需进一步进行心脏影像学检查。
4.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关键方法。可检测冠状动脉扩张、动脉瘤形成及心包积液。检查需在病程不同阶段重复进行,以监测病变进展。早期发现冠状动脉异常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5.冠状动脉造影:对于超声心动图显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瘤样扩张及血栓形成,指导后续治疗。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通常用于病情复杂或治疗反应不佳者。
川崎病的检查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选择,避免遗漏重要指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并发症风险。定期随访心脏功能,尤其关注冠状动脉变化。检查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反应,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