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体温与补液、提供氧疗支持、加强营养与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炎患儿痰液增多易阻塞气道,需通过拍背排痰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雾化常用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促进分泌物排出。若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可配合吸痰处理,避免窒息风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呼吸道刺激。
2.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性肺炎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用药前应明确感染类型,避免滥用。病毒性肺炎无需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疗程需足量完成,防止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
3.控制体温与补液:发热是肺炎常见症状,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同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衣物过厚影响散热,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
4.提供氧疗支持:重症肺炎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氧流量根据病情调整,定期监测动脉血气。若呼吸衰竭加重,需考虑无创通气或其他支持手段。
5.加强营养与休息:患儿消化功能减弱,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恢复,避免剧烈活动。营养不良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呼吸频率、面色及意识变化,出现气促或发绀立即就医。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疗效。遵医嘱完成治疗周期,防止复发或并发症。